培养孩子需要我和父母的共同努力~对于长笛学习来说更是如此。孩子们很难每天练习。其实也有我们认真负责的家长~跟家长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练琴。
注重方法,事半功倍。
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规范的基本功,还要教会学生科学的钢琴练习方法,让他们能够有效利用时间,事半功倍地掌握小提琴。要做到这一点,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以及孩子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。
每天有规律地认真练习钢琴。
经常练琴的时候,孩子能感觉到练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,是日常的必需品。练习时要减少干扰。任何人都不应该进出房间或在附近说话,更不用说看电视或听立体声了。不想练琴的时候,孩子会有办法对付大人,无非是以下三招:练了一会儿,需要喝水;我待会儿要尿尿;就是再刮一次。所以在练习之前,家长要为孩子解决好这三件事,练习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中断。第一次学钢琴的孩子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的集中时间,但练习时间要安排在3刻钟以上。这样,在养成每天练琴习惯的同时,也锻炼了孩子的自控能力,有效延长了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。总的来说,我们需要家长一点点积累,培养孩子每天练琴的习惯。时间不能太长,坚持是关键。
用双眼、双耳、双手和大脑。
很多家长认为练琴只是练手指灵活性,其实不然。技术上讲,练琴要认音高、辨音准、算节拍,注意左右手的正确形状、气息的运用、轻音的强弱、音乐表现的起伏和内心的感受等。这不仅仅是手指升降的问题,而是眼、耳、手、脑的综合活动。在本次活动过程中,会启发和帮助孩子用耳朵听——测试结果,用大脑分析问题,大大提高练习成绩,开发智力和音乐潜能。
唱音名,背乐谱,亲近音乐。
建议从一开始就要养成阅读和唱乐谱的习惯,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对音高和音准的识别,而且唱完后还能自然记忆,方便记忆。我有一群学生,他们有一个小组课。他们从来不需要在课堂上作曲。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背下来。这些孩子不仅对音乐感觉良好,还养成了固定曲调的好习惯。
放上括号以解决困难。
很多家长真的很想对孩子严格要求,规定每一个练习每天从头到尾都要打10遍。如果你不好,明天就得打20次。结果,结果适得其反。相反,发音错误和中断是“熟”的,以后很难纠正。回到课堂上,错误不准确的声音数不胜数,难的片段断断续续,吹不停,无法顺利通过。我经常对孩子说:“如果蚊子咬了你手背上的疙瘩,你要来回挠才能不痒。你不必从上到下抓住整个手臂,是吗?同样,你也有问题。就像蚊子咬的一样。你只需要反复练习这一部分就可以了。你不必从头到尾把整首曲子都弹完。”就像抓住整个手臂去抓一个粉刺。“当你遇到几个有困难的部分时,用括号括起来。每天练习的时候,先练括号解决困难。这样可以有效利用时间,事半功倍,让孩子在巧练中学会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法。你想吹得快吗?你必须从慢练开始。
每次老师布置新的练习或曲子,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,漫不经心地捡起来练习,由于缺乏冷静的分析,导致各种错误。正确的做法是在开始练习前把分数弄清楚。我们先来看看密钥签名。是向上还是向下?注意临时标志。不要忘了临时标记在一个部分都是有用的;然后看拍子号。音符的哪个部分是节拍?酒吧里有几拍?不要打错了节拍。还有表情符号等等,都是表达音乐内容所必须的。所以练琴要“分析清楚,思考先行”。
开始练习的时候,一定要慢下来,要正确准确。因为孩子是先入为主的,一开始犯了错误很难改正,以后在这里犯了错误就停下来,这样音乐就不能连贯了。另外,分段练习,就像分段吃甘蔗一样,先把一小段练流畅,再进行另一段的练习,这样容易形成正确的印象。所以想要拉得快,就得先慢慢练,否则欲速则不达。只有正确地做,才能享受完整完美的音乐,同时也是对孩子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次很好的锻炼。
创造业绩机会
孩子们有很强的表演欲望,老师会尽力安排各种表演。每个人都会用钢琴伴奏独奏同一首乐曲,排练一些合奏曲,一起参加各种演出。父母也可以为孩子创造表演的机会。一般孩子学习几个月就可以“上台”了。家里人过生日可以玩“生日快乐”,过年可以玩“新年快乐”。父母单位的聚会,亲戚朋友的聚会,都是孩子表演的机会。一首歌唱完,大家拍手叫好,家长感到自豪,孩子也心花怒放,学习劲头倍增,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和抒发情感的美好。
给家长的提示:“哄骗”,奖惩分明。
许多五六岁的孩子开始学钢琴。吹奏长音、音阶、练习曲等枯燥的练习在长笛学习中必不可少,这与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相矛盾。所以大部分孩子一开始是不会主动练习的,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有一些“哄骗”的技巧。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,孩子的情绪往往起伏不定,所以要软硬兼施,有明确的奖惩。当然,奖惩应以奖励为主。孩子有自尊心。表扬可以激发孩子的自我激励,但惩罚也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。比如惩罚孩子周日不去公园,不吃肯德基,不看动画片,把汽车和可爱的小熊放在柜子顶上,不玩耍等。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辨别是非和认真练习的好习惯。必须注意的是,和孩子一起练琴是对父母耐心的考验。孩子想出去玩,不肯专心练琴;大脑分析不足,错误无法改正;神经功能、不放松的动作、不标准的动作等。会让父母生气,从训斥到狂打再到发泄愤怒。这绝对不好,不仅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,还让他对小提琴产生恐惧和厌恶,这也违背了家长让孩子学习长笛和音乐的初衷。